1.使用美白产品的目标
(1)对于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理性态度
东方人以白为美,俗话说,“一白遮三丑”,千百年来,人们在追求美白的路上也曾误入歧途,如古代女性用铅汞美白,曾风靡一时,以及近现代,通过“刷强酸”来频繁剥脱角质,以及几年前日本佳利宝的“杜鹃醇事件”,因为过度抑制黑色素,导致了不可逆的白癜风。
这些血的教训,让我们在追求高功效的同时,变得更加重视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安全性。
也逐步理性地认识到,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并不是药品,也不可能到达医疗美容整形那般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诸如黄褐斑,老年斑,雀斑,痔等皮肤问题是无法根除的,化妆品只能起到预防、缓解、淡化和辅助的作用。
肤色通过ps处理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认为,只有东方人才追求美白(皮肤白皙),西方人更加热衷于“美黑”,通过晒日光浴,晒成古铜色的肌肤,在它们看来这是一种健康的肤色。所以国内消费者一般会倾向于选择日韩系的美白产品,以及中国的本草美白产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西方人虽然不追求皮肤的白皙(因为他们本来就很白),但在白种人中,雀斑的发生概率还是相当高的,并且比起局部的美白,他们更加注重整体的肤色均匀, “Even skin tone”这个词,是很多欧美、澳系产品高频使用的宣称词汇,肤色不均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变黑和泛红。
简单来说,东方产品更多的是追求皮肤白皙,西方产品注重淡斑和均匀肤色。由此,我们将推出我们的第一个美白方程式:
美白=美(健康美,协调美,由内而外的美)+白(亮白,白里透红,自然白)=皮肤白皙+肤色均匀
(2)“28天美白”这个说法是否经得起推敲?
现在市场上,很多美白类产品会宣称“28天美白”,这种说法是否可靠呢?
这个说法早在1972年,就由业内权威期刊,《英国皮肤病学》杂志发表相关讨论。
这里说的28天指的是皮肤表皮细胞的更新周期。我们的皮肤的表皮层由外到内可以分为五层,分别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基底细胞是基底层的也是我们皮肤表皮的最底层。每天它(基底细胞)都在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然后将细胞们不断地向外推移,形成角质细胞,然后脱落。而这个不断新生、上移、脱落的过程,就是我们新陈代谢的过程。可能你觉得很漫长,但一个细胞从基底层慢慢上移到颗粒层需要14天,从角质层到脱落也需要14天,所以我们肌肤新陈代谢的周期大约28天。
图片来自google,PPT加工而黑素细胞位于基底层,黑色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基底层,然后由黑素细胞的一个个小“触手”转运到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中,这些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28天美白的梗”便由此而来。
黑色素的合成与代谢但需要注意的是,28天的表皮更新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且不谈因为疾病(如银屑病)和过度清洁引起的引起表皮细胞的异常剥落,单就年龄因素,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张图看到,28天的表皮更新周期,仅仅是适用于20~30岁的人群,一般而言,小孩子新陈代谢比较快,表皮更新周期要远快于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更新速度减慢,黑色素的代谢也会减慢。由此可见,30岁以上的人群的美白周期,可能会比28天,延长1-2周,甚至更长,因此美白类产品需要坚持使用1~2个月,才能看到明显功效。
这里对于年龄在20-40岁的人群,给出第二个美白方程式:
美白周期=(年龄十位数-2)*7+28
如32岁,其美白周期大致为,(3-2)*7+28=35天。
适度地去角质可以促进表皮黑色素的更新,缩短美白周期,但切不可过度和频繁去角质,这样容易使得皮肤屏障功能下降,造成皮肤敏感以及红血丝等问题。所以对市场上宣称能够快速美白,诸如“瞬间变白”,“7天美白”等产品一定要慎重,它们往往会添加一些强效角质层剥脱剂(如果酸,水杨酸),或是添加了具有黑素细胞毒性的成分(如氢醌、杜鹃醇等),虽然可以换得速白的效果,但从皮肤健康的角度,是具有很高的安全风险的。
图片来自google,PPT加工2.皮肤黑色素的形成与美白加分机理
(1)皮肤黑色素的形成机理
皮肤中的黑色素主要可以分为真黑素(棕色到黑色)和褐黑素(红褐色到黄褐色),它们以酪氨酸为底物,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一系列的氧化和和聚合作用产生。酪氨酸酶主要有三种TYR, TYR-1和TYR-2,其中TYR是整个反应的关键限速酶,直接抑制这个酶的活性,可以起到高效抑制黑色素的作用。从下图黑色素的合成路径可以看到,整个反应是有活性氧(O2)参与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使用VC、VE等抗氧化剂来到达美白的功效。同时也可以通过阻断已经生成的黑色素向周围角质细胞的转运(代表原料:烟酰胺),来减少皮肤色素沉着。
黑色素的形成过程(2)皮肤变黑的原因
变黑的原因大体有怎么几种原因:UV、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糖基化、污染等,下面我们将简单地讨论一下。
皮肤变黑=UV+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糖基化+污染 +…
UV
UV会把皮肤晒黑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U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晒黑皮肤: 增加黑色素合成,增加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增加黑色素细胞大小与树突。即刻的晒黑反应主要是由UVA引起,而那些晒后几天或是数周后发生的晒黑反应,则是UVB和UVA的双重作用结果。
来自:Antioxidant defense and UV-induced melanogenesis: implications for melanoma prevention炎症反应
炎症后色素沉着(PIH)是炎症级联刺激黑色素生成的结果,是皮肤上“斑”形成的元凶。炎症反应不仅会导致黑斑的产生,同时还会产生红斑,所以要想肤色均匀,淡斑,抗炎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片来自德之馨技术资料紫外线照相机可以拍摄到我们更深层的皮肤状态,从下面的图片可以看到,即使外表看起来“白里透红”,但其实在皮肤深层,已经有不少炎症存在,它们都是日后形成色斑的潜力。
拓展阅读:
氧化应激
黑色素在合成的过程中,就伴随着多种氧化自由基参与其中,如O2-.、H2O2等,这些氧化自由基在皮肤和环境中都广泛存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抗氧化的活性成分来减缓这些氧化压力对皮肤的色素沉着。
糖基化
现代人高糖,高蛋白,高脂的饮食习惯,使得整个机体的糖基化反应加剧,在皮肤上的表现,就是变成了黄脸婆。糖基化反应本质上是一种美拉德反应,如烤面包,烤肉时,会在表面变成金黄色。虽然皮肤糖基化反应没有那么剧烈,但日积月累,还是会缓慢变黄。
在皮肤上糖基化的终末产物AGEs,不仅让我们皮肤变黄这么简单,同时还会促进氧自由基的产生,促进皮肤炎症,并使得皮肤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加速分解,可以说是抗糖化的江湖地位,正在比肩“抗氧化”。
糖基化的终末产物AGEs对皮肤的影响污染物
对于空气污染物,现在说得比较多的是PM2.5,即直径≥2.5μm的颗粒物,常见来源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德之馨技术资料这些颗粒物自身毒性不大,但在它们表面很容易去吸附空气中的一些毒性成分,如PAH(多环芳香烃,例如苯并芘,尼古丁等),当它们进入皮肤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皮肤问题,包括皮肤屏障损伤,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等。
图片来自google3.皮肤泛红的原因
皮肤泛红的症状在浅肤色人群中比较常见,皮肤泛红,往往是由皮肤屏障功能降低,或
皮肤症引起。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可能与过度去角质,或受到外界环境压力压力(如UV,污染物等)引起。而炎症反应会促进皮肤浅表毛细血管充血(血流量增加),使皮肤表现出泛红的症状。
皮肤泛红=炎症反应+皮肤屏障降低
图片来自google4.美白加分原理
除了上述针对皮肤变黑和泛红的机理,采取相关的美白措施外,还可以从视觉的角度,协同其他护肤功效,如物理性增白,促进皮肤血液微循环,毛孔收缩,补水保湿,抗皱等来到达整体美白的效果。
整体美白=抑制黑素+减少泛红+加速表皮更新+物理性增白+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毛孔收缩+补水保湿+抗皱+….
对于一款产品,想同时满足上述要求是很难的,在护肤的时候,要根据皮肤状态做适度增减。
如敏感肌肤想要肤色均匀、亮白,则应重点放在如何减少因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和炎症导致的皮肤泛红,而减少或避免使用含有较强角质层剥脱成分(如果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产品。同时想白里透出的是“健康红”,则应当在抑制黑色素,促进皮肤血液微循环的基础上,加强皮肤屏障的维护。因为如果在皮肤角质层较薄的时候,单纯促进皮肤血液微循环,更多地表现出“红血丝”,而不是“白里透红”。